當地時間6日,在俄羅斯的主持下,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生物安全問題會議。會上,俄羅斯方面公布了美國在烏克蘭乃至全球從事生物軍事活動相關的文件,指責美方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并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構成風險。
根據俄羅斯在會上公布的文件顯示,美國在世界各地的30個國家共資助了約336個民用和軍用生物實驗室,遍布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在一些地區,美國的軍用和民用生物實驗室高度集中,而且數量正在與日俱增。
俄方表示,這些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活動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它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因為使用生物武器造成的生物威脅不分國界。俄方表示,1975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正式生效,而美國雖是該條約的存約國,但20年來反對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多邊核查機制。俄方對此表示擔憂,同時呼吁國際社會應該對此保持警惕,尤其是保護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應使其免受生物實驗的威脅。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新冠檢測呈陽性
據彭博4月7日消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新冠檢測呈陽性,目前沒有癥狀。
西方加碼對俄制裁,發展中國家“躺槍”
據海外網報道,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攛掇著盟友對俄羅斯持續加碼制裁的惡果正在日益顯現。
當地時間4月5日,白宮宣布將禁止在俄羅斯的“所有新投資”。根據白宮的說法,美國將與歐洲盟國及七國集團成員一起協調推動制裁措施。與此同時,遭歐洲國家驅逐的俄羅斯外交官人數已達到近200人。
美國的制裁大棒揮舞得越高,落在普通民眾身上的傷害就越大。
歐洲民眾發現,他們的日子很難熬:烏克蘭難民大量涌入、天然氣隨時可能斷供、經濟預測一降再降……
而西方國家史無前例制裁俄羅斯,“躺槍”最嚴重的還是廣大發展中國家老百姓。
當地時間4月2日,烏克蘭基輔近郊布查鎮,遭到襲擊后的高速公路上一片狼藉。(圖源:人民視覺)
世界銀行4月4日發布的報告《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直面重重風暴》稱,蒙古國、泰國等本地區的燃料進口大國和太平洋島國等糧食進口大國的實際收入下降,而債務高企的國家以及馬來西亞和越南等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很容易受到全球金融和增長沖擊的影響。
隨著制裁惡果的日益顯現,反思和理性的聲音在不斷上升。
瑞士聯邦主席兼外長卡西斯近日表示,外交是唯一正確的處理辦法,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分歧。
巴拿馬外長莫伊內斯表示,巴方不贊同在國際上動輒實施單邊制裁。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表示,印度將繼續從俄羅斯購買打折的石油。她說:“我會把國家利益和能源安全放在第一位。我為什么不買呢?我的人民需要它。”
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并不是只有戰爭和制裁兩種選擇,不能掉入“非黑即白”的思維陷阱。各國人民沒有責任為地緣沖突和大國博弈埋單。聯合國190多個成員國當中,有140多個國家未參與對俄制裁,這個數據已足以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