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足球世界排名_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_阿根廷美洲杯_尼克斯赛程表 - 178nba直播

歡迎光臨——國際產能項目孵化器平臺 ;國際商務資訊與咨詢平臺,國際貿易與投資平臺![請登錄],您是新用戶?[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當前位置:首頁 >> 帶路商幫 >> 區域商幫 >> 耶倫訪華:中美如何展開“可控競爭”?

耶倫訪華:中美如何展開“可控競爭”?

2023-07-10 來源:互聯網 瀏覽5378次

    經中美雙方商定,美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于7月6日至9日訪華。此訪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中旬訪華后拜登政府重要閣員的又一次北京之行,標志著中美高層戰略溝通的持續展開。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稱,全球經濟的復蘇仍很疲弱,甚至在地緣政治沖突等影響之下面臨“失去的十年”,全球經濟困境還將使應對氣候變化等跨國性挑戰變得更為艱難。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需要盡力尋求緩解緊張關系的路徑,特別是在經濟和安全之間劃設合理的邊界,減少不確定性對國際商貿與投資合作的負面影響。





7月7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圖/新華


    拜登政府的對華經濟戰略


    耶倫是拜登政府中對華態度相對溫和的內閣成員。她是經濟學教授出身,曾是美聯儲歷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耶倫在與中方對口官員的長期交往中,展現出一定的專業性和建設性,這對于管理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今年1月,耶倫在瑞士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劉鶴舉行長時間會談,氣氛較為友好。即便面臨美國國內巨大的政治壓力,耶倫仍堅持認為美中關系并非零和博弈,兩國“脫鉤”是“巨大的錯誤”。6月13日,耶倫在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不符合美國利益,中國成功使幾億人脫貧,這是值得贊揚的事情;美中雙方都能夠從開放的貿易和投資中獲益,與中國脫鉤對美國而言將是災難性的。


    然而,耶倫難以擺脫美中陷入“戰略競爭”的既定思維框架,尤其是她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和人權因素等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今年4月20日,耶倫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院發表演講,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經濟政策方針。她提出,美國尋求與中國構建建設性、公平的經濟關系,雙方需坦誠討論棘手議題,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共同努力造福兩國和世界。


    耶倫稱,拜登政府的對華經濟戰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堅定維護美國及其盟國和伙伴的國家安全利益和價值觀,增加制裁、出口管制等對華政策工具的精確性,加強與市場和盟友的溝通,以降低外溢性影響;第二,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系,而非對華經濟“脫鉤”,中美需進行良性的、公平的競爭,中國按照國際規則行事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第三,美中需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在應對債務問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方面,美國希望與中國展開合作。


    耶倫試圖用“去風險”取代“脫鉤”,這是拜登政府對華經濟戰略的最突出變化之一。2021年1月執政的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大國競爭”戰略思維,繼續宣揚“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雇美國人、買美國貨”等政策理念,認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較量迎來“決定性十年”。


    拜登政府迄今沒有取消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懲罰性關稅,針對中國的“貿易戰”仍在持續。雖然有大量研究表明這種懲罰性關稅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帶來嚴重損害,但美國涉華經濟政策已經高度“政治化”和“安全化”。拜登政府擔心因為其在經貿政策上對華示弱而丟失選票,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等高級官員仍認為關稅是迫使中方對美讓步妥協的重要工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家安全領域的高級官員在經貿政策議題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顯著增大。4月27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杰克·沙利文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圍繞美國的國際經濟戰略提出“新華盛頓共識”概念。沙利文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牽頭塑造的國際經濟秩序已經動搖。


    沙利文認為,美國面臨四大根本性挑戰:一是產業基礎被掏空,美國高估市場的力量,過度信奉貿易自由化,這令美國利益受損,尤其是半導體和基礎設施等重要產業部門萎縮,美國在經濟上拆除了必要的護欄,低估了競爭對手帶來的挑戰;二是美國需要適應由地緣政治和安全競爭所界定的新環境,中國、俄羅斯等對手利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謀取地緣政治籌碼,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在供應鏈方面的脆弱性非常突出,在關鍵技術方面的競爭力也被削弱;三是全球氣候危機日益加劇,能源轉型迫在眉睫,如何緩解經濟增長與實現氣候變化目標之間的矛盾,建設清潔能源經濟,是拜登政府面臨的重要挑戰;四是全球化令美國國內勞工階級的利益嚴重受損,對于“中國沖擊”沒有充分的預期和準備,美國自里根時期奉行的“涓滴經濟學”政策失效,國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平等問題加劇,進而導致美國民主體制的基礎受到破壞。


    拜登政府力圖以“新華盛頓共識”重塑美國國際經濟戰略,實現對中國“競而勝之”的目標。在沙利文看來,“新華盛頓共識”的主要內涵包括:一是美國在國內大力實施“現代產業戰略”,在半導體、清潔能源、關鍵礦產、量子計算等方面加大政府和私營部門投入,不斷增強美國自身供應鏈安全和韌性;二是美國將增強與盟友以及相關發展中國家的協調合作,共同建立“強大、有韌性和領先的技術工業基礎”,通過“印太經濟框架”等改造國際經貿協議的傳統模式,打造“創新性國際經濟伙伴關系”,確保國際經貿政策符合民主價值觀,重視應對勞工權利、人權等問題;三是重振世界銀行等國際發展多邊機制,動員數萬億美元投入用于支持新興經濟體,以透明、高標準、可持續、包容性方式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并努力解決脆弱國家的債務困境問題;四是通過“小院高墻”策略保護關鍵和基礎技術,推進“量身定制的”出口管制措施,聚焦能夠改變軍事力量對比的技術,加強涉及外國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


    中美經貿博弈仍將深化


    在上述背景下,耶倫的此次北京之行,主要目標是向中方深入闡釋拜登政府的對華經濟戰略,推動美中兩國經貿政策團隊之間的常態化溝通。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7日會見耶倫。李強指出,中美經濟利益緊密交融,互利共贏是中美經濟關系的本質,加強合作是雙方的現實需求和正確選擇。李強表示,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是機遇而不是挑戰,是增益而不是風險。把經濟合作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不利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耶倫強調,美方不尋求“脫鉤斷鏈”,無意阻礙中國現代化進程,愿同中方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達成的共識,加強溝通,避免因分歧導致誤解,在穩定宏觀經濟、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加強合作,尋求美中經濟互利雙贏。


    耶倫還與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進行深入、坦誠、務實交流,聚焦如何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兩國和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議題。特別是,中方表達了對美方對華制裁限制措施的關切。此外,耶倫與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就共同關心的經濟金融議題交換了意見。美國財政部官員表示,耶倫在北京期間,還與前任副總理劉鶴以及即將卸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進行了“實質性對話”。這一安排頗有深意,表明美方希望在中美經貿對話方面保持一定的延續性。


    從中美雙方釋放的信息看,耶倫此行并沒有就關稅、制裁等問題與中方達成具體成果,主要意義在于促使中美更準確、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關切和立場。接下來,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等拜登政府高級官員有望訪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負責的關稅審查也可能會在今年年底之前結束。耶倫本人難以主導美國的對華經貿政策,雷蒙多、戴琪以及沙利文在相關問題上的看法與耶倫存在不少差異。


    在拜登政府大力推進所謂“新華盛頓共識”的背景下,美國在貿易、投資、技術等方面的對華打壓難以停息。美國方面以應對中國的“經濟脅迫”為由,實施供應鏈重塑戰略,并推動其他盟友在貿易上也減少對華依賴。拜登政府還醞釀發布限制美國對華投資的行政令,要求美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與中國的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高技術產業保持距離。此外,拜登政府或會進一步收緊對華出口管制,如將英偉達公司此前針對中國市場的“降能”芯片產品也納入管制范圍。


    總之,在拜登政府難以改變美國對華總體戰略的情況下,中美在經貿領域的博弈恐將變得更加復雜激烈。耶倫訪華體現了美方試圖與中國展開“可控競爭”的意圖,也出于應對美國自身諸多經濟挑戰的考量。歸根結底,中方在中美經貿關系問題上不能寄望于美方的善意,而是要把精力和資源更多用于辦好自己的事,在深化改革開放上下真功夫、下實功夫,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這是應對美國各種壓力的底氣所在。


    (作者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作者:趙明昊








推薦閱讀
網友評論
您還未登錄!    注冊  登錄

共有0人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

評論0